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梁玉春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泽伟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行动指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事关民族复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继续推动文化繁荣,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守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涵来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构成其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根据;从文化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标志。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程度高。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性,深刻地揭示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在“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坚持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并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激荡自信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两个结合”对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也深刻阐明了文化繁荣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两个结合”的视角,更深层次阐释文化繁荣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两个结合”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所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建设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阐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课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更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特点的清醒认识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文化强国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将其“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现代化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条件和特征所形成的文明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从中华文明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的现代形态。这一过程,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又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开放的胸怀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才能赋予中华文明以旺盛的活力与强大的魅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深入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重大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任务,以推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为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方向指引、理论支撑、制度保障和文化使命,将继续成为我们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来源:新疆日报A07版●理论学习 出版日期: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