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7日,由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新疆地方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我校昆仑校区成功举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和我校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丽娟教授主持。

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李建军讲话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致辞

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邹伟宣读文件
活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实现了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有机衔接。来自全区14个地州市的56所大中小学教师团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专题开展教学展示,充分展现了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特色与优势。

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揭牌

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克全代表专家评委发言

和田地区第二中学高级教师丁水红代表参赛教师发言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在开幕式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思政课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思政课教学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加卓越和显著的成效。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努力亚·卡迪尔教学展示
在教学展示环节,参赛教师团队精准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形成了丰富多样、亮点突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阶段通过生动感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以情动人,启蒙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学阶段结合历史与现实案例,深化情感认同,夯实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学阶段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以论导思,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参赛课程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将“五个认同”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创新运用情景教学、案例研讨、互动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团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丽娟总结
闭幕式上,张丽娟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不仅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起点,为未来的深入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获奖合影
经过激烈角逐和专家评审,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杜芳、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教师鲜凤骄、乌鲁木齐第三中学教师杨茹茹、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小学教师汤慧珍组成的跨学段教学团队代表乌鲁木齐市荣获三等奖,同时乌鲁木齐市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些获奖成果集中体现了我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各学段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探索与成功经验。
参赛教师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搭建了高水平的专业交流平台,为推进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观摩研讨和教学展示,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在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重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收获颇丰。
自治区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本次活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通过创新教学展示形式,有效促进了各学段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国家统编教材的育人功能,展现了优秀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打造了一批示范精品课程,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实践,有力引导师生深化“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入各学段教学实践,展现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各学段教师通过教学展示交流,实现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有效衔接,为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提供了示范借鉴。

座谈会现场

教学展示环节
未来,学校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紧密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和推广,推动资源共享和品牌建设,与联盟单位和兄弟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全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图片来源:自治区民委教育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