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苑新闻

新疆日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0-01-13浏览次数:922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志远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现实意义,即:这是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发展之变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为此,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必然要求来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发展之变的必然要求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和竞争空前激烈。此外,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又空前紧密、发展也密切相关。中国要妥善处理各类国际风险与挑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需要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发展之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关键时期,走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在了强起来的时代节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更高层次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伟大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已走过前半程,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创新治理理念、制度、方法、手段,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坚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中,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保证国体和政体的高度统一,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高度协调。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顺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要努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不断强化自我更新完善的制度韧性、激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活力、发掘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潜能,保障最大多数人共享治理利益。要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决定》深刻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把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把有利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作为构建准则,把权力接受人民监督作为基本理念。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

A06版●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