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0日,2025年跨虚拟教研室教研方法和教研经验交流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101计划”无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有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近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跨虚拟教研室教研方法和经验展开深入交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晨江致辞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应用化学协作组负责人、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晨江致开幕词,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应用化学协作组负责人、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跨虚拟教研室的发展,并对承办方表示感谢。

教育部化学类专业虚拟教研室协作组联络员、教育部化学类专业理论课程虚拟教研室和“101计划”无机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化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现场交流
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在报告中强调,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绝非简单地将线下活动搬到线上,其核心在于利用云端平台打破校际壁垒,汇聚全国顶尖教学团队的智慧,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将有力促进教学范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最终构建一个“智能、开放、协同、高效”的新时代无机化学教学共同体,为全面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现场
大连理工大学姜文凤教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朱芳教授、复旦大学刘永梅副教授、湖南大学刘强教授等专题报告也详细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有机化学智慧课程的建设路径与具体实践,展示了AI在个性化学习、智能评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此外,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曾竟教授分享的有机化学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为西部院校在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会专家就“课程思政”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分享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议和实践案例,强调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跨虚拟教研室(跨区域、跨学科的线上教研协作模式)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实践,教研方法和经验需要结合技术工具、协作机制和教学创新进行系统设计。其依托数字化技术,打破时空与地域限制,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通过云端协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流转,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借助跨学科、跨校际的智慧共享,推动教学理念与方法迭代升级;基于数据驱动和智能工具的应用,提升教研精准性与实效性。

参会合影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交流热烈,有效凝聚了共识,为未来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动化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文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