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与文化地理学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6-24浏览次数:

文化润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推进“文化润疆”落到实处,6月101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举办,新疆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石河子大学、《人文地理》编辑部协办的“文化润疆与文化地理学发展”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国教楼一楼会议厅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区、4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新疆师范大学的100多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王勇辉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教授首先致辞,她对两校合作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极大的祝贺和期待,希望地理学科能为“文化润疆”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也希望两校能在合作共建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取得积极成果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教授在致辞中对华东师范大学的支持和专家们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并结合诸多生动的现实案例分享了他对“文化润疆”重要性的认识,也期待文化地理学家在新疆这片学术沃土中积极探寻,在此次会议中能有精彩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尚意教授在致辞中回应了两位领导对会议的期待,并表示此次对“文化润疆”的深入研讨可能成为她学术研究的转折点和新起点。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教授致辞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尚意教授致辞

研讨会的主旨报告环节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叶茂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以“为何要划分文化区”为主题,结合许多生动的实例,阐释了文化区研究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的孔翔教授结合群际接触理论,剖析了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访惠聚”干部的工作经历,探讨了“访惠聚”干部对地方的融入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积极价值来自中山大学的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梁增贤副院长(对口支援)分析了以定量方式对旅居者主观性情感进行研究的可能路径广州大学的袁振杰副院长则以“出新疆记: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流动体验”为主题,梳理了新疆内高班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对内高班学生首次离疆经历的研究成果。

在互动环节,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晓峰教授应邀对主旨报告进行了点评周尚意教授与孔翔教授等各位主讲嘉宾也进行了精彩互动与会学者从主旨报告中深刻感受到文化地理学在“文化润疆”中大有可为互动交流环节中,专家们智慧碰撞、金句频出,让与会者感受到学术交流的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孔翔教授作主旨报告

新疆大学的梁增贤副院长作主旨报告

广州大学袁振杰副院长作主旨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第一个专题报告环节新疆师范大学黄佛君副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文彤教授以广州市陈家祠和佛山市祖庙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非遗文化旅游中旅游者体验质量对景区品牌评价的具体作用机制南京师范大学管卫华教授分享了他对“新疆文旅融合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的成果宁波大学马仁锋教授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他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开展经济地理学研究获得的启示西南大学王立副教授则围绕“中外城乡记忆研究的比较与启示”进行了分享湖南师范大学的王永明副教授从定居及关系视角对地方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以凤凰古城为例,分享了他对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

本次研讨会的第二个专题报告环节由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主任徐丽萍主持。复旦大学的刘妍博士分析了清代民国时期新疆婚俗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特任教授代姗姗围绕“社会的自然:解构自然旅游地的文化体验”,进行了分享三峡大学黄华副教授重点阐释了他对“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特殊性”的认识新疆师范大学的黄佛君副教授围绕“游牧民的地方依恋与变迁”,汇报了案例研究的成果上海音乐学院的王翩博士则解读了“清代库车城市形态与地方治理研究”的成果石河子大学理学院旅游与地理系的宋学通老师介绍了“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演化的驱动机制及组态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次研讨会的第三个专题报告环节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人文地理》编辑部代表梁璐主持。新疆大学的白洋副教授介绍了“新疆诗词旅游地系统构建研究”的总体思路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的王月健教授介绍了“天山北坡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与生计适应研究”的主要成果张春香副教授则分享了她对“新疆屯垦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的思考新疆师范大学的侯健楠副教授介绍了“多重政策机遇叠加背景下新疆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孙景鑫博士则结合地方芭蕾理论,分析了对“天山北坡牧民定居点牧民生计适应性”的研究成果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的李晓玉老师则介绍了“新时代文化润疆与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共生发展研究”的初步成果。最后,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人文地理》编辑部代表梁璐邀请周尚意、孔翔教授分别对会议报告进行了点评,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通过一天的学术交流,与会者普遍感受到“文化润疆”任重道远,文化地理学者应该有所作为。相信本次学术研讨会能有力启迪许多文化地理学者对新疆和“文化润疆”的研究兴趣,对文化地理学更好服务于新疆的长治久安发挥积极贡献。


图文来源: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编审:宣传部